Thursday, November 3, 2011

my story

19.10東方家庭 報導:黃美慧 攝影:徐慧美 圖說:20111010hhmC031 張金和在網絡上創辦了“帕金森病分享部落格”,引起了廣泛關注,同時也寫了一本抗病自傳- “Hero Teo”。 圖說:20111010hhmC033 儘管患上帕金森,張金和堅持每年出國旅遊,探訪長居國外的兒子和媳婦,與太太攜伴周遊列國,打開視野。 圖說:20111010hhmC023 李雅妹一力擔起照顧丈夫的責任,同時也必須兼顧健康,不讓自己倒下。一路走來,確實不容易。 圖說:20111010hhmC030 由於張金和大量涉獵帕金森症的知識,幾乎成了一名自學成才的帕金森症專家。平日閒來無事,上網寫部落格就是他的愛好。 圖說:20111010hhmC012 張金和被帕金森折磨了6年是很不幸,但他有一位賢惠勤勞、堅強勇敢、富有家庭責任感的好太太李雅妹。 引言: 他的人生並沒有因為晚年與帕金森搏鬥而變得暗淡,反而在逆境中站了起來。 70旬的張金和提倡的是:做個快樂的帕金森老人。 導語: 他的生活變慢了,所有東西也都要放慢速度,慢慢地說話、慢僈地吃東西、慢慢地走路……張金和被帕金森症折磨了好幾年,從中對人生有了另一番的詮釋與透徹。他說,他要活得更快樂。 主文: 憑著一股韌勁,張金和一邊抑制病情的蔓延速度,一邊籌劃起自己的晚年生活。他的家不僅請人裝置了一部私人電梯,還為往後的日子打算,買下了一張“私家”病床。 書櫃擺滿了一大堆來自國內外的治療書籍;住家的每一面牆上,也貼滿了數十張小紙條,時刻提醒自己一些重要的大小事。就連日常的生活作息,張金和也有了周全的安排。 私人健身教練和治療專人會依時上門授課和進行物理治療。儘管手腳不聽使喚,在專人的訓練下,他可以紮起馬步,甚至進行簡單的運動。 每天一、兩個小時,歇一會兒,再繼續運動,一日復一日。說起效果,他也是喜上眉梢,因為上完課後,精神抖擻。經過幾年的堅持鍛煉,他的帕金森症狀得以控制。豁達的他,不斷地以積極且正面的心態,面對晚年逆境。 說起帕金森病因和症狀,張金和頭頭是道,擺起半個醫生的架子。積極樂觀的態度,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。就連主治醫生也大讚他的毅力,更借助他對抗病魔的故事,勉勵其他病友。 除了學會認識這病症的可怕,這頑強的老人還學會了與他人分享自身的遭遇,激勵同樣患上帕金森的病友。為了不與社會脫節,他開始學起電腦來,在網上創辦了「帕金森病患分享」的論壇,分享對抗帕金森的心得。 他的網站成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。他說:「我希望所設立的網站可協助帕金森病友更加瞭解自己的病因,並知道社會沒有忘記我們。」 「現在,我的生活過得很充實。雖然不能完全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生活,但一直都在儘自己的最大努力,目的是協助同樣患上帕金森的朋友,獻上最衷心的祝福與支持。」 如今,只要搜獲新的醫藥資訊或個案,他都會把相關資訊放上論壇。 「除了自己的論壇,我也經常到其他相關的帕金森網站與論壇,與他人分享自身的經驗與見解。」張金和積極地透露。 所以,說張金和是個非常積極知命的老人,一點也不誇張。 副文: 當習慣了快節奏的步伐,突然要慢下來,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。於2005年前,張金和是一名快樂、日子過得悠閒健康的退休老人。 退休生活規律的他,經常保持健康的生活態度,過著悠閒日子。與妻兒一家幾口的日子,亦過得安逸幸福。意想不到的不幸,悄悄地降臨他的晚年生活。 隨著醫生的一紙宣判他患上了帕金森症後,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。 還記得初見張金和,難以相信他是帕金森病患。動作俐落、思路清晰的他,魄力不輸常人。再見到張金和,已是相隔3年後的事。張金和依然是一副樂天知命的老樣子,他的病情明顯加重,難以自持。儘管精神不錯,但行動吃力。 過程中,張金和用標準但是不算清晰的話語,說出了自己患上帕金森的來龍去脈。一直陪伴在旁的太太李雅妹豎起大拇指說:“你看,他能記住這些就很好了!” 張金和的手腳因為帕金森綜合症不停顫抖。當他說要去如廁,李雅妹在旁扶著他進出,稍後,她又扶著丈夫回來,小心翼翼的。“習慣了,這幾年都是這樣。”李雅妹坐著但不閒著,她繼續用小面巾為丈夫抹汗。 有時候,丈夫陰晴不定的脾氣,讓李雅妹深感無奈,但她從沒想過放棄,繼續留守在丈夫身邊。“碰到他心情不好、發脾氣的時候,我都盡量忍讓。畢竟,我知道他根本無法控制突來的情緒。”李雅妹不感委屈,每當丈夫鬧情緒時,她不出聲,待丈夫情緒稍微緩和,她才走開。副文: 當習慣了快節奏的步伐,突然要慢下來,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。於2005年前,張金和是一名快樂、日子過得悠閒健康的退休老人。 退休生活規律的他,經常保持健康的生活態度,過著悠閒日子。與妻兒一家幾口的日子,亦過得安逸幸福。意想不到的不幸,悄悄地降臨他的晚年生活。 隨著醫生的一紙宣判他患上了帕金森症後,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。 還記得初見張金和,難以相信他是帕金森病患。動作俐落、思路清晰的他,魄力不輸常人。再見到張金和,已是相隔3年後的事。張金和依然是一副樂天知命的老樣子,他的病情明顯加重,難以自持。儘管精神不錯,但行動吃力。 過程中,張金和用標準但是不算清晰的話語,說出了自己患上帕金森的來龍去脈。一直陪伴在旁的太太李雅妹豎起大拇指說:“你看,他能記住這些就很好了!” 張金和的手腳因為帕金森綜合症不停顫抖。當他說要去如廁,李雅妹在旁扶著他進出,稍後,她又扶著丈夫回來,小心翼翼的。“習慣了,這幾年都是這樣。”李雅妹坐著但不閒著,她繼續用小面巾為丈夫抹汗。 有時候,丈夫陰晴不定的脾氣,讓李雅妹深感無奈,但她從沒想過放棄,繼續留守在丈夫身邊。“碰到他心情不好、發脾氣的時候,我都盡量忍讓。畢竟,我知道他根本無法控制突來的情緒。”李雅妹不感委屈,每當丈夫鬧情緒時,她不出聲,待丈夫情緒稍微緩和,她才走開。

2 comments: